【周公你在哪?】(中)
你會不會在晚上腦子不停轉而失眠?
失眠很常見,除了因為身體出狀況造成失眠,心理因素也會是失眠很大的原因。
現代人壓力大,白天工作、朋友或家庭、擔心未來等因素造成焦慮。壓力大會促使身體分泌各種應激激素,例如「清醒激素」皮質醇的水平會處於較高狀態,而這些激素的變化都可能影響你無法按時入睡,或者即使睡著了也容易醒來。
也有些人生性膽小,或是因為受到驚嚇,導致心虛膽怯,心神失養,神魂不安所表現出來的虛煩不寐,膽怯心悸,舌淡,脈弦細的一類病證。心虛則神不內守,膽虛則少陽之氣失於升發,決斷無權,則肝鬱脾失健運,痰濁內生,擾動神明,故遇事易驚,神魂不安,可導致失眠。這類我們稱為心膽氣虛。
這樣的人因為受到驚嚇,需要安神。一般中醫會開「安神定志丸加味 」等益氣鎮驚,安神定志之方劑。
那麼壓力大、焦慮者該如果處理呢?除了中醫師開的安神方劑外,調整自己的心情心態更為重要。
我祖父 陳立夫先生何時何地都能睡覺,我小時候不懂,以為祖父年紀大(當時約90歲),身體或體力不好才常睡覺,但後來發現並非如此,爺爺體力非常好,在90歲時比一般5-60歲的人體力還好很多。我父親和我說,他記得小時候日軍時常轟炸重慶(父親 陳澤寵先生1940年於重慶的防空洞內出生,正為國民政府對日抗戰之時),父親說他記得大家在晚上都嚇得不敢睡,但祖父卻能安然入睡。
稍微長大點後,我請教祖父他如何能在那麼恐怖的狀況下還能入睡。祖父告訴我說,他在屋子內,根本看不到炸彈落下,即便沒有屋頂,在晚上也不可能看得見炸彈,更何況看得到時,要躲早已來不及。既然躲不掉,還不如去睡,要死也在睡夢中死去。而且他當時身為教育部長,還身兼其他要職,白天需要體力精神管理國家大事,哪裡有閒暇害怕導致自己精神不濟?(祖父 陳立夫先生1938-1945年任教育部長,當時國家軍事支出第一,教育支出第二,在當時戰爭年代老師、學生數量不但沒減少反而增加)
這個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,就是做A事時就該專心A事,不要在做A事時想著B事。同樣的,不要在該睡覺的時候想著你無法改變的事,這樣肯定睡不著睡不好,相對的也會導致你在該做正事時想要睡覺,最後兩個都做不好!
所以我們要懂得該放下的時候放下,這時候那就是我們應該休息睡覺的時間,你可以想破頭但也於事無補,還不如好好睡一覺,第二天有精神去面對挑戰,而睡飽腦袋清楚,也可能會想到更好的解決方法。
如果你還覺得自己「壓力山大」,那麼想想我祖父 陳立夫先生當時的情況,國、家,以及個人生命天天在生死存亡之際,他在當下都能放下去睡覺了,為何你不能試試放下好好去睡?
所以說心病還需心藥解,雖然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忙助眠,但唯有將心情轉變,才能好好放鬆入眠。
周公也希望你該下棋時就好好專心和他下棋,你常常不專心,周公自然就不願意和你下棋了~😂